cover_image

LDG动态︱开阔的視野,美好的展望

冯济民 经纬设计LDG
2023年08月20日 00:0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8月19日下午,长宁区图书馆天山馆八楼贵宾会议室里,上海的建筑大咖和门生们欢聚一堂,共同参加2023年上海书展《滨水空间三十年》新书发布会。发布会由同济大学出版社主办,长宁区图书馆协办。副主编李振宇主持了发布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发布会首先由三位特约嘉宾致辞。他们是:曾担任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城建设计院院长、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吴之光;现任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院长,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的叶松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教授的王桢栋

特约嘉宾致辞后,由同济大学出版社总经理(社长)兼总编辑、党委副书记金英伟致辞。
图片
接着由本书主编刘云教授讲述30多年滨水研究的心路历程。85岁高龄的刘教授精神矍铄 ,思路敏捷,声音宏亮。他指出,滨水空间的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城市的发展中离不开城市内滨水空间的建设。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公共空间兼具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滨水空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历史、文化重要的空间载体,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
图片
他在回顾了三十年编书的坚持、忍耐、不屈服的艰辛历程和团队的成长后,以坚定的信念、宽阔的视野、超前的设想、美好的展望、真诚的告诫谈了自己对苏州河滨水空间的现状和未来的看法,指出不足,提出建议。
图片
他结合苏州河的历史和滨水空间建设指出,国家经济不发展,滨水空间建设谈何容易。目前,滨水空间建设已发展到环渤海和松花江流域。这是建立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他坚信,随着国家的发展,环境必然生态化,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非常好的生活环境。
图片
他认为,苏州河的滨水空间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面貌有了显著的改观,但仍须对进一步更新作深入思考。一是,苏州河沿岸巳被密密麻麻的高层建筑占有,被紧紧裹住了。现在有50米宽的走道已经很不容易了,但还很不夠。他建议待国家发展了,经济条件允许了,能再上一个台阶,建起大草坪,创造更大更好的环境。
图片
他建议制订"苏州河法",把苏州河的保护和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依法办事。而不能只是简单地修修补补,要有大手笔、大动作。现在苏州河两边的前景、后景无序,界面不清晰。今后至少可在市区范围里进竹梳理,可用色彩区分,以此弥补界面的不清。
图片
图片
图片
说到苏州河上的33座桥,他认为不能只是小投资、收拾破烂,至少应有15座应重新改造。除了确保交通运输安全,造型、色彩也要讲究。他建议可组织设计竞赛,使桥梁具有现代气息,与现代化相匹配。搞规划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图纸挂墙上,下不了地。前提是要根据国家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微化学,城市设计,景观设计要结合起来搞。他认为苏州河的未来充满希望。
图片

叶松青院长向刘教授赠送珍贵的慈禧太后亲书一笔寿字拓本,祝愿他健康长寿。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委会成员、副主编李麟学、孙彤宇发言。他们着重谈了多类型人才的培养,恩师对培养人才的贡献,回顾了恩师与自己的学术之路、创业之路间的关系。
图片
与会嘉宾分组发言后与恩师和领导合影。
图片

刘云教授为读者签名。


新书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


图文来自济民说写沪语微信公众号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经纬设计LDG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