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项目背景
l 我国全面开展“城市双修”工作
2016年12月,陈政高当日在三亚召开的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会上说,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国外城市发展经验的充分借鉴。
l 上海市“十三五”期间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上海”
2016年11月,《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已由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
l 虹口区“十三五”期间开展“美丽家园“、“平改坡”综合整治工程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虹口区房管局从解决居民难题、美化小区环境、完善小区功能三个要点出发,旨在通过对部分条件较差的老旧住宅小区的硬件改造和住宅小区公共环境整治,打造环境整洁、 市容整齐、适宜人居的城市面貌。
1.2 小区概况
l 地理区位:
小区位于上海市虹口区运光街道松花江路2599弄。东邻松花江路,交通便捷。
l 周边情况分析:
本小区东与花江公寓隔松花江路相临,西、南与运五小区围墙相临。
1.3 小区概况
l 小区规模:
小区总占地面积约3733平方米,住宅总建筑面积约8100平方米。本小区共3幢9个门号,层数均为6层,共108户。
1.4 问题梳理
根据对本小区的现场调研及现状研判,我们得出3大方面8个重点问题如下:
1、外立面整洁度、协调性不足
l 小区未完成坡屋面改造。
l 外墙面局部修补后的色彩不统一,影响建筑外立面的美观。
l 建筑外立面与周边建筑风貌的协调性不足。
2、小区景观环境不完善
l 绿化局部覆土裸露,疏于养护。
l 垃圾堆放,导致小区景观性缺失。
l 楼道等公共空间脏乱陈旧,有待改善。
3、道路及停车系统需优化
l 小区道路路幅局部过窄,水泥路面部分开裂、局部坑洼。
小区道路、绿化随意停车,整体停车位紧缺,非机动车车棚老化。
1、小区屋面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小区目前屋面均为平屋面,且屋面设施(隔热板、水箱、避雷带等)已陈旧老化,局部破损。
2、屋顶平改坡
l 屋面防水层修复;
l 屋面新做平改坡:
屋面施工做法
1)原平屋面防水层修复后;屋面新做卧地梁,在卧地梁底部预留Φ50泄水孔(@3M左右并每仓不少于2个),整个原平屋面部分进行有组织排水;
2)卧地梁上新做轻钢结构屋架及檩条;
3)新做20厚屋面板;
4)新做3厚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含新做混凝土外天沟);
5)整铺一层玻纤胎沥青瓦;
6)新做避雷带,引下线与地面相连;
7)新做∅110UPVC雨水管;
8)屋顶水箱间结合屋面防雷,增加安全防护栏,便于后期维护、检修。
平改坡屋面结构体系
平改坡屋面主结构为钢梁,钢柱,及承重墙上的钢筋混凝土卧梁组成的钢框架结构。屋面为角钢檩条,木基层,防水层及玻纤胎沥青瓦。如下图为屋面卧梁与刚架立柱连接示意参考图:
屋面卧梁与刚架立柱连接详图
屋顶平面图
平改屋面结构体系设计的特点是卧梁设计,卧梁是为屋面承重墙与刚架立柱连接设置的重要构件。屋面卧梁与住宅承重墙形成了刚体,平改坡钢管立柱与组合角钢斜梁组成刚架并可靠的支撑在其上。
屋面卧梁平面布置是关键,它必须与建筑要求的屋面刚架相对应,又必须考虑卧梁应落在原结构承重墙上,严禁卧梁置于空心楼板上,建筑要求的四坡屋顶及各种形式屋顶则通过全刚架及半刚架合理组合实现。
1、住宅外立面现状:
根据现场查勘情况,小区内房屋外墙面均为马赛克饰面,从外表看渗漏情况比较严重,主要集中在东西山墙部位,现场能看到大面积外墙防水修补的痕迹。
2、外立面改造:
修补后对外墙面进行涂料粉刷,立面颜色不超过三种,分为主色调、辅色调和点缀色,采用分段式,一层为深褐色,包括窗台和墙面交界处的点缀,二至六层(包括天井围墙)为浅灰色,天沟及老虎窗处为白色涂料,同时屋顶色为深灰色。
外立面改造后意向图
3、新做空调滴水管:
空调滴水管随意设置,目前空调滴水管出现开裂、破损等现象。
空调滴水管换新后采用φ50UPVC塑料管,主管和分管同一规格,用三通接头连接。
4、公共楼道部分整修:
楼道现状
改造意向图
5、道路修缮、改造:
新做黑色沥青路面,局部拓宽,优化车行道路系统。
生命通道示意图
6、小区道路拓宽,新划停车位:
1、道路、停车改造措施;
1)对破损的原小区路面进行整修;
2)对多处道路进行拓宽,涉及的绿化移植、补种;
3)新划侧停、垂直停车位,并满足“生命通道”要求。
停车位示意图
7、室外公共区域改造:
小区通讯管线入地;小区房屋修缮涉及到通信线缆部分的告示内容;小区内各电信运营企业的现有架空通信线缆在这次房屋大修中全部入地,拆除现有小区内的架空通信线缆;
楼道内的各电信运营企业的入户线、光分箱将统一进行归并,同时拆除多余的通信设施。
(图文来自经纬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