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公告 项目名称:昆山市张浦镇尚明甸村村庄规划 获奖情况:2019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三等奖(村镇规划类) 编制单位: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员:黄印武、柯纯建、郑晓军、谢淑华、彭学飞、孙 奇、张 榜、胡永武、薛蓓蓓、杨 宁、孙晓琳、龚双印、许春玉、刘 媛、程钵娜 编制完成时间:2017年11月 尚明甸村地处张浦、淀山湖、锦溪、千灯四镇交界。素有“五庙九桥”之说,历史底蕴深厚。唱山歌、摇快船、念宣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众多的历史传说在这里代代相传;聚福桥、兰桂桥、二郎庙、观音庙牌坊等遗址散落在村庄四周。 鸟瞰图 同时,尚明甸地处昆山南部水乡地区的核心位置,生态环境极佳,从天空俯瞰,这里依然保留着江南水乡最原始的圩田风貌,犹如一个绿色的水乡泽国,拥有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风貌。 圩中作田舍 近浦是儿家 芦苇晚风起 秋江鳞甲生 现状圩田风貌 尚明甸发展面临着从上到下各种各样的诉求。市级层面强调的是“保护性”开发的基本思路。保护圩田肌理、体现生态文明、传承乡村文化。乡镇层面着急的是先行试点,打造样板。从乡村旅游角度推进村庄发展,带动村民致富。村委层面呼吁的是修桥通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村民百姓的述求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庄环境。其中郁家堰村民小组甚至因为基础设施的原因呼吁整体拆迁。 基于此,项目组提出要区别于诸如环境整治、农房翻建、特色村庄等传统乡村建设规划,探索一种全新的陪伴式乡建模式,立足“圩田保护与开发”,坚持“村民参与、政府引导、专家领衔”,探索自下而上的陪伴式乡建模式,通过构建“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生活品质明显改善、村民就地就业创业、经济参与机制形成”的新水乡生活体系,实现系统性的乡村复兴——富民、强村、可持续的发展。 陪伴式的乡建发展模式 文化引领 通过历史文化、农耕传统的挖掘与传承、圩田系统的整体保护与开发,营建田园景观,展现江南水乡诗情画意。盘活村集体存量厂房,重点打造圩田文化中心。 圩田文化中心 产业发展 推广生态循环农业,融入休闲旅游、体育竞技、主题活动等功能,吸引游客,促进一三联动。利用闲置的建设用地,改造为水乡集市、花海茶室。 水乡集市 花海茶室 人居环境 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农房翻建、环境整治、农业景观治理等措施,大力改善人居条件。 村民中心 村民文化中心 内生动力 规划强调以村民为主体,通过激发活力、开展课程、培育能力、强化制度建设、完善乡村福利等措施,激发村庄长久发展的内生动力。 《昆山市张浦镇明甸村村庄规划》于2018年1月15日经昆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在该规划的指导下,已取得了一些较好的实施成效。至今,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尚明甸特色的嘉年华真正做到了村民喜欢,游客喜欢。 以“江南圩田 乡野硅谷”为主题的企业欢聚、分享、赋能的嘉年华 时尚运动第一届推广会 与此同时,逐步导入新业态。在农业展陈中心,打造了一个名为“旧时光”的村庄记忆展览馆,将时光定格,重现属于村民自己的生活场景、农耕文化,让你感受到来自故土乡野的温情。此外,水乡集市、游客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科创产业区、乡村书屋、咖啡吧也相继建设完成。去尚明甸喝个咖啡已经是个很潮的事情。 水乡集市(建成后) 已建成的游客服务中心 科创产业区(建成后) 乡村书屋(建成后) 咖啡吧(建成后) 尚明甸的变化,不仅是生活环境、经济收入等物质层面的改变,更是村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即便是规划初始,整体拆迁呼声最高的郁家堰村民小组,如今也希望能继续在这一片沃土上长久生活。 村庄入口(建成后) 整治后的入村主路——尚清路 垃圾转运站(建成后) 项目组还在继续努力,目标是做好“江南圩田”这部纪录片;写好“历史资料汇编”、“江南圩田研讨会”两本书;打造江南圩田展示中心、江南圩田体验中心、新水乡村居三片区域;发展艺文会展、自然教育、创意田野、体育竞技、商务休闲五大主题产业。我们希望能陪伴尚明甸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特别感谢黄印武老师在村庄规划编制中给予的悉心指导!
图文来自上海经纬

